返家鄉 ?
心得體會
- 我的返家鄉實踐故事 -
用汗水鑄就青春年華
用行動踐行青年擔當
與時代同行 與家鄉共進
跟著團團的腳步
看一看他們的風采吧!
臨汝鎮張德華
在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基層干部與教師一直在默默為人民服務、立德樹人的初心,助力鄉村振興。
在組織辦實踐期間,我們先后與實踐員一同整理了東營村、郝寨村等15個村的六百多位黨員檔案。這次任務量大,耗時耗力,但融洽的團隊精神讓我們互相激勵。我們志愿者配合村兩委干部完成五星支部創建工作,臨近節假日看望村里的留守老人。遠在新疆求學的我見證了“豫疆兩地一家親,凝心聚力共繪新篇”的友誼,作為“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主體培訓班”的學生干部,我來到了回民小學進行課業輔導,發揚“兵團精神”,青春的朝氣在歡樂的課堂氛圍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我們將始終牢記習總書記對青年一代的寄語: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不斷奮發向上,腳踏實地。
紫云路街道張仕帆
寒冬臘月,吾心似火。我利用這次寒假的機會參加了鄉村文明社會實踐活動,這是我第一次利用假期時間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鍛煉自我,體驗社會生活。所以,這個寒假期,于我而言,比以往的任何一個假期都來得有意義,收獲頗多。
我們村為弘揚傳統節日,學習節日文化,號召全村鄉親們參與此次活動。本次活動包括:
1、自編“節日手抄報”,展示節日收獲和感悟。
2、以書畫形式表現節日的喜慶。
3、鼓勵大家積極收集春聯,欣賞春聯、創作春聯、書寫春聯。
經過本次短暫但充實的社會實踐,我充分的了解到鄉村的特色。作為新時代新青年,向基層報到不僅可以拓展自己的視野,而且也是我們的責任。
洗耳河街道王靜
行之愈篤,知之益明。實踐是青年學子服務社會的最好途徑。得益于河南省“返家鄉”社會實踐平臺,決意以實際行動書寫青春序章的我成為了河南省汝州市洗耳河街道西大社區的一員。從剛敲開辦公室門時的懵懵懂懂到熟練參與基層工作的小助理,這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基層實習讓我既難忘又滿足。
致廣大而盡精微,積跬步以至千里。這一次參加社會實踐,使得我對于“返家鄉〞活動的認識更加充分,愈發能夠理解該活動舉辦的意義,同時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梁過渡的作用。我明白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人民群眾,培養鍛煉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我認識到雖然只是盡綿薄之力,但也要不留遺憾,以星火之名燃青春之光,是我們青年一代的使命,更是青年一代的責任。期待自己能夠學有所得,更希望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回報家鄉,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
THE END
精彩評論 共 0 條
請先登錄后發表評論~